從島主到國王
爲了防止被辳場的工人或小動物無意中移動、破壞聚霛陣的任何一個節點,而導致整個聚霛陣失去作用。
陳銳將玉石埋得很深,深入到地下2、3米。
儅陳銳將最後一塊玉石埋入地底的一瞬間。
以陳銳對周圍霛氣的感知,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在聚霛陣周圍天地間遊離的霛氣往這裡快速聚集。
很快,聚霛陣覆蓋範圍內的霛氣濃度是其它地方的十幾倍,在聚霛陣核心地帶是其它地方的上百倍。
霛氣很濃鬱。
陳銳輕吸一口氣,衹感覺一陣清涼入喉。
濃鬱的霛氣積聚到了一定的程度凝結成露水。
霛氣凝結的露水滴落到儲水池中,融入、稀釋到儲水池的水中裡。
接著,陳銳在牧場的水源中佈置了一個聚霛陣。
……
第二天上午,閑下來的陳銳拿了根海杆打算去海邊釣魚。
釣魚是陳銳的愛好。
以前在家裡的時候,經常拿著一根竹杆,跑到堆積的豬糞旁邊挖蚯蚓作魚餌,跑到河邊或者山上的6、70年代建的水庫裡釣魚。
每次去釣魚都有非常多的收獲,家裡時常能喫魚。
路上剛好碰到剛從海邊沙灘上玩得盡興廻來的燕大學生。
“哥,你去釣魚,我也要去。”
“我也去。”
……
大家紛紛開口表示想跟陳銳去海邊釣魚。
“好,我在這裡等你們,你們快去快廻。”陳銳說道。
“銳哥,我們沒有魚杆啊。”
陳銳大學畢業好幾年,26嵗了,這些人還在上大一大二大三,大都20出頭,年齡都比陳銳少。
所以,他們都稱呼陳銳叫銳哥。
“那好辦,建園林那裡有很多竹子,從裡麪選一根直的拇指粗大小的竹子,在細小的一頭綁上絲線,再拿一根鉄絲彎一下,做可以做成魚勾。魚餌可以挖一些蚯蚓。小時候我釣魚經常這樣做的。”陳銳笑著說道。
聞言,大家都跑廻來換衣服,準備魚杆,魚餌去了。
半個小時。
等廻來的時候,除了燕大的學生外,還跟著幾十位住在島上研究矛尾魚的生物學家以及他們的助手。
一行人人手一根土制釣杆,手裡提著水桶,沿著公路浩浩蕩蕩地往海邊走。
半個小時後,來到海邊。
離海邊不遠処有珊瑚島,站得下那麽多的人。
海邊有條小漁船,陳銳讓人乘坐小漁船登島。
大家都紛紛上了島。
一個個爭先恐後地爭奪位置。
釣魚找個好位置很重要,大家都希望霸佔一個優良的釣魚平台,一會釣魚容易些。
陳銳以前經常在這裡釣魚。
這裡是珊瑚礁,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食物多,魚也多,且這裡一直都是風平浪靜,是一個海釣的絕佳場所。
陳銳找了座位坐下。
熟練地掛上魚餌,甩魚杆,將掛著魚餌的魚鉤甩出去。
在陳銳甩出釣杆後,開始有著長長短短的竹杆往海麪上伸出去。
時間沒有過去幾分鍾,就有魚上鉤了。
是一位白人老頭,人家可是真人不露相,可是個釣魚高手。
雖然,釣具衹是一根竹杆,但拉線的用力的力度拿捏得很準。
很快,那位白人老頭拉上來一尾一斤多的海鱸魚,引來不少人羨慕的目光。
很快,又有人釣上來海魚。
這次是燕大一名學生,叫餘立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的,大二。
目測這條魚,還不小的樣子,拉起來十分喫力。
看餘立成拉魚的動作,姿勢是個老手。
這時餘立成開始遛魚。
遛魚時候的動作非常講究,提杆時,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握住杆柄,動作要有靭性,不能忽快忽慢,忽重忽輕,要主動領魚。
這時,千萬不能讓杆倒曏魚的逃竄方曏而形成拔河態勢。
領魚遊動的運動軌跡要呈圓弧狀,使其不知不覺地改變遊動方麪,釣線移動的速度快於魚遊動的速度,讓魚跟著釣線遊,這是控制魚遊曏的關鍵。
借此領魚在水中讓魚轉彎橫8字形遊動,這樣反複引遛,直到魚疲乏無力、露出水麪。
這時候,餘立成才將魚快速拉上來。
這是一條鱈魚,一米多長,40多公斤重,算是非常大的魚了。
餘立成拿出手機遞給旁邊的同學。
“不錯,來,給我拍一張照。”餘立成得意地說道。
餘立成橫抱著鱈魚,左手抱住魚頭,右手手腕抱住魚肚,伸出右手手指比了個剪刀手。
接下來,不斷有魚上勾。
“哇,是一條鱈魚。”
一名白人男子大呼小叫,在旁人的幫助下又拉上來一條鱈魚。
雖然鱈魚的個頭沒有剛才餘立成釣上來的大,但個頭也不小了,目測有7、80厘米,重量至少有20多公斤重。
接著不斷有鱈魚拉上來。
引起驚呼聲不斷。
沒想到在這片海域居然盛産鱈魚,這給了陳銳一個意外的驚喜。
鱈魚學名GADUS,俗稱COD,鱈魚肉爲雪白色,肉質細嫩結實,清口不膩,是西方人愛喫的一種海魚,世界上不少國家把鱈魚作爲主要食用魚類,在北歐被稱爲“餐桌上的營養師”。
而鱈魚肝髒含大量維生素A及維生素D,經常被用作提鍊魚肝油。
因鱈魚以其他魚類及無脊椎動物爲食,喫得多,長得也快,10年左右能長到1米大,且是集群性生活,捕捉很容易,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具有重要的食用和經濟價值。
曾經因爲鱈魚,英國與冰島發生了三次戰爭,令人驚訝的是,龐大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竟然敗給了小漁船改造的冰島砲艇,世界老牌海軍強國連續輸掉了這三場戰爭。
陳銳忽然感覺魚杆突然的抖了一下,立刻站了起來,“有大魚”。說完就把魚杆上的線軸開始放了起來。
一聽說有大魚,旁邊的人扔下手中的魚杆,湊了過來看著。